炒股配资开平台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导致品种退化
麦茬花生是在小麦收获后种植的花生类型,具有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复种指数的优势。然而,由于麦茬花生生长季节短、生育期内气候条件复杂、土壤养分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果秕、空壳现象较为普遍。果秕指花生荚果发育不饱满,籽粒干瘪;空壳则是指花生荚果内无籽粒或仅有极小的种仁。这两种现象不仅导致花生产量大幅下降,还会降低花生的商品价值,影响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因此,研究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提升麦茬花生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麦茬花生果秕、空壳的成因分析
(一)品种因素
不同花生品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荚果发育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部分品种本身对不良环境的抗性较弱,在气候条件变化或土壤养分不足时,易出现果秕、空壳现象 。此外,品种退化也是导致荚果发育不良的重要原因,长期种植同一品种,会使品种的优良性状逐渐丧失,抗逆性下降。
(二)土壤条件
麦茬花生种植前经历小麦生长,土壤中的养分被大量消耗,尤其是磷、钾、钙等对花生荚果发育至关重要的元素含量降低。同时,连续种植容易导致土壤板结,透气性变差,影响花生根系的生长和对养分的吸收,进而造成果秕、空壳。此外,土壤pH值也会影响花生对养分的吸收,酸性土壤会降低钙等元素的有效性,增加空壳发生的概率。
(三)施肥不当
施肥不合理是麦茬花生果秕、空壳的重要诱因。生产中存在重氮轻磷钾、忽视中微量元素施用的现象。氮肥过量会导致花生植株徒长,营养生长过旺,生殖生长受到抑制,影响荚果发育;磷、钾缺乏会影响花生的光合作用和物质运输,导致光合产物无法正常向荚果积累;钙元素不足会使花生荚果壳发育不良,易形成空壳。
(四)水分管理不善
麦茬花生生长期间,正值高温多雨季节,降水分布不均。若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干旱缺水,会影响花生的受精和荚果发育;而在荚果充实期遭遇过多降雨,土壤湿度过大,会导致根系缺氧,影响养分吸收,同时也会降低土壤中钙元素的有效性,引发果秕、空壳。
(五)病虫害影响
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会咬食花生幼果和根系,破坏植株的正常生长,导致果秕、空壳。叶斑病、锈病等病害会削弱花生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影响光合产物的合成和积累,进而影响荚果的正常发育 。
二、麦茬花生预防果秕、空壳的综合措施
(一)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花生品种是预防果秕、空壳的基础。优先选择生育期适中、耐密植、耐瘠薄、抗病性好的品种,如鲁花系列、花育系列等。同时,要注意品种的更新换代,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导致品种退化。购买种子时,应选择正规种子生产企业生产的优质种子,确保种子纯度和发芽率。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剔除秕粒、病粒和破损粒,提高种子质量。
(二)改良土壤条件
1. 深耕整地:小麦收获后,及时进行深耕,耕深25-30厘米,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透气性和保水保肥能力。深耕后及时耙耱,使土壤细碎、平整,为花生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2. 调节土壤酸碱度:对于酸性土壤,每亩撒施50-100公斤石灰,调节土壤pH值至6.5-7.5,提高土壤中钙等元素的有效性。
3. 增施有机肥: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或商品有机肥200-300公斤,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三)科学施肥
1. 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化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30-4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将肥料均匀撒施后深耕翻入土中,使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合。
2. 种肥:播种时,每亩施入磷酸二铵5-8公斤或花生专用肥10-15公斤,种肥要与种子分开,避免烧种。
3. 追肥:在花生开花下针期,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促进植株生长和开花下针;在结荚期,每亩追施硫酸钾10-15公斤,提高荚果饱满度。
4. 叶面喷肥:在花生生长中后期,每隔7-10天喷施一次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连喷2-3次,可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能力,促进光合产物向荚果运输。在花生结荚期,喷施0.5%-1%的氯化钙溶液,补充钙元素,防止空壳 。
(四)合理灌溉与排水
1. 灌溉:花生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是需水敏感期,若土壤墒情不足,应及时灌溉。采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避免大水漫灌,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2. 排水:在雨季来临前,要及时清理田间排水沟渠,确保排水畅通。若遭遇连续降雨,田间出现积水,应尽快排除,防止花生根系因缺氧而生长不良,影响荚果发育。
(五)病虫害综合防治
1. 农业防治:实行轮作倒茬,避免连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壤,减少病虫害的越冬场所。
2. 物理防治: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田间设置黑光灯诱杀害虫;对于蛴螬等地下害虫,可采用毒饵诱杀,将豆饼或麦麸炒香后,加入适量敌百虫等杀虫剂制成毒饵,傍晚撒施于田间。
3. 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控制害虫数量。也可使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芽孢杆菌、白僵菌等防治病虫害。
4. 化学防治: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发生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防治叶斑病可选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剂;防治锈病可选用粉锈宁、戊唑醇等杀菌剂;防治地下害虫可选用辛硫磷、毒死蜱等杀虫剂。注意农药的轮换使用,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同时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控制用药剂量和安全间隔期,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预防麦茬花生果秕、空壳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品种选择、土壤管理、施肥技术、水分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多种措施。只有从各个环节入手,科学种植和管理,才能有效减少果秕、空壳现象的发生,提高麦茬花生产量和品质,促进麦茬花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国家粮油安全。在实际生产中,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预防措施,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炒股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 上一篇:配资知识股为经销商提供精准化痛点解决方案及系统化运营思路
- 下一篇:没有了